为了弘扬非遗文化,为我校大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广泛学习优秀的非遗文化的机会,2019年11月27日,星期三,学校党委宣传部、统战部、民间文化研究中心、民间文化普及基地邀请台湾省绳结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廖淑华来民间文化产业化实验室进行绳结文化的教习与宣传,与民间文化研究中心进行文化与学术上的深入交流学习。
27日上午,台湾老师顺利抵达我校,与相关人员进行了对接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开设了“中国结手工制作小课堂”。学生在得知此消息后,热情相当高涨,争相报名参加“中国结手工制作小课堂”,都想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奇妙,领略中国结制作的魅力。在课堂上,老师为同学们细心讲解制作步骤,演示制作全过程,同学们看了老师熟练的技巧操作手法,不禁佩服。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陆续做出属于自己的中国结作品,期间过程虽然有过失败,但是多亏了老师的悉心教诲与同学们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最后每个人手中都有一个自己的中国结。学习的时光总是过去的很快,上午的课程告一段落。下午,是台湾老师和老师们进行面对面访谈,对其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实录工作,学校校长李树勇为廖淑华老师颁发了民间文化研究中心、民间文化普及基地客座教授的聘书,期待通过长期的交流,进一步在高校中普及优秀的中华非遗文化,深入交流两岸文化。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文化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此次台湾老师来我中心交流学习的活动中,不仅同学们了解学习了中华绳结文化,陶冶了情操,而且也对中心长期开展的非遗文化普及更长远的发展有一个促进激励指导的作用,更深层次的促进了两岸文化的交流沟通与学习,拉近两岸距离,升温两岸感情,有助于民族大团结,国家大和谐。

老师教授同学们制作中国结

老师为同学们解答演示制作过程

最终成品--中国结